课题组是自2012年由郑江教授与彭缨副教授共同组建的一支以药物代谢、药物毒理和药物设计为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。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41名硕士研究生,9名博士研究生,其中毕业生18名(博士1人,硕士17人)。实验室建立了药物代谢及毒理的研究平台,配有仪器:AB SCIEX4000Q-Trap质谱仪、ABSCIEX Triple Quad™ 5500质谱仪等。
课题组在四年里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省级课题,并在《Analytical Chemistry》、《Archive of Toxicology》、《Chemical Research inToxicology》、《Drug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》等多学科领域权威的SCI期刊发表了文章33篇,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00。此外,课题组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会议,郑江教授均进行了大会报告,参赛的学生屡次荣获奖励。其中包括第五届国际药物及化学异物代谢学会亚太地区年会(ISSX),获得二等奖1名、三等奖2名;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,获得杰出奖2名;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,获得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1名。
课题简介:
课题组把药物代谢、药物毒理、药物设计有机地贯穿在一起,从药物代谢活化着手,鉴定反应性代谢产物,观察反应性代谢产物与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,以及所导致的酶抑制和毒性效应;通过先导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研究进行结构优化,提高代谢稳定性降低毒性效应;通过代谢酶的作用机理研究,进行合理药物设计。课题组已经建立了所需要的基础技术平台:体内和体外药物代谢研究模型、代谢产物结构鉴定、有机合成、病理组织切片染色、人CYPs重组酶表达系统、细胞分离和培养、抗原设计、抗体制备等。目前,课题组承担的课题包括: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“蝙蝠葛碱的代谢活化和肺毒性机理研究”(110万);2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:“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肝脏毒性机理研究”(320万);3.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:“基于抑制苯溴马隆代谢活化致肝毒性通路的构效机制研究”;4.辽宁省教育厅: “对P450酶介导的黄独素B代谢活化及肝毒性的研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”。